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生理学“激越四段式教学法”应用实践课圆满落幕
2018年4月10日下午,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王庭槐教授在新教学楼505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激越四段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课。此次课堂对象为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全体同学98人。本校和兄弟院校的老师前来观摩。本次课堂为“激越四段式教学法”的第四段——成果展示。精选出的八个小组同学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辅以同学的提问答辩和老师的简要点评。各小组的精彩展示不时引起全场的热烈掌声。

“激越四段式教学法”是以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由我校王庭槐教授在引进国外“以团队学习为基础的(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特点和校情实际,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认知层次作为教学目标融合到教学试讲中去,提出了“精讲导学—自主学习—互动激发—分享超越”为要素的激越四段式教学法。

本次教学实践利用临床案例提供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学,打破基础-临床学科界限,小组互教互学、先学后练相结合。全体八年制同学以3-7人为一小组,共分为18组。“导学阶段”——王教授就“心室-压力容积环”在课堂上做十分钟精讲以引导自学。“个体学习阶段”——随后一周时间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阶段”——提前一周提供临床案例及4个问题,各组成员自行组织前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三医院等访谈心内科、心介科、ICU等相关科室医生。小组内部组织学习讨论并形成成果,将成果以PPT形式展现出来。“成果展示阶段”——老师初步筛选出八个小组进行最终的课堂展示。展示过程中设学生提问环节,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短短8分钟时间,同学们就病例给出了完整的初步检查和鉴别诊断,并提出科学中肯的治疗原则和方案。这其中穿插着不少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发生的轶闻趣事,还有幸促成了两对情侣的产生。“教师释疑阶段”——课堂最后王教授根据此次同学们的展示作出精辟的解析和总结。对小组同学提出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大加赞扬。此次教学实践评出最佳展示奖三名,赠与王教授主编的八年制《生理学》教材,其余同学获得《医学信息荟萃20周年纪念版》。课后热情高涨的八年制同学们纷纷要求王老师签字提名,并留影纪念。

此次“激越四段式教学法”实践课在王教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中圆满落幕。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表的结果显示八年制同学们认为“激越四段式教学法”较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更能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所学知识更深、更广;并且从与其他小组的分享中收获颇多,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指导。他们提出希望“激越四段式”教学模式可以多多开展并应用到其他学科当中去。(徐媛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