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光辉历史,续优良传统——中山医学院举行离退休同志“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座谈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安排,为进一步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中山医学院离退休工作室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1年4月16日(星期五)在北校园老干活动中心离退休老同志中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调研活动。原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卢光启教授、学校离休协会中山医学院离退休分会会长詹希美教授、中山医学院法医教研室退休老同志郭景元教授和朱小曼副教授、中山医学院退休党政人员罗栩怡同志、中山医学院离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吴金浪同志等人出席会议,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交流。

图1 “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座谈会
老同志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大批历史性的成就、发生历史性的变革,教育事业在党的全面领导之下取得丰硕成果,祖国的各个方面均成绩斐然。而老教授们作为党的伟大历史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回望奋斗路,眺望奋进路,结合自己成长进步经历,畅谈建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经验启示,他们的心得与体会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变迁、党的发展与国家的富强,值得我们学习和感悟。
活动中,教授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与人民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党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落实到教育、医疗等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上,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发展,解决了许许多多阻碍发展的现实问题,在未知中探索,在曲折中进步,历尽沧桑巨变,赢得辉煌硕果。
在教育方面,郭景元教授和朱小曼副教授作为学院法医系的元老,他们提到,法医学教育发展之路上存在着很多艰难和坎坷。在过去,人们常常被法医职业的特殊性和保守的思想局限,法医学教育事业也常常由于设备的缺乏和条件等原因困难重重。只有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科研经费等支持下,有了足够的资金进行设备的采购,人们传统观念发生转变,法医学教育才得以逐渐发展起来。如今桃李满天下,中山医学院法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们都掌握着过硬的专业技能,以高标准的思想道德要求自己,在专业领域为祖国的临床和科研事业作出贡献。

图2 郭景元教授发言

图 3 朱小曼副教授发言
原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卢光启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年轻时,他对党的认识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在成为光荣的党员之后,一路走来,他才深切地感受到了党与人民的紧密相依,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党对人民关爱有加,人民对党拥护爱戴,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医疗方面,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尚不及发达国家先进,却能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超越许多发达国家,取得显著成效,这与党和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精神密不可分。疫情期间,中山医人更是挺身而出,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为守卫人民健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值得铭记在心。如今,党的光辉形象已不再模糊,而是崇高的、闪耀着光芒,是伟岸的臂膀,给予中国人民依靠,更是屹立的灯塔,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图4 原中山医科大学校长卢光启教授发言
当轮到詹希美教授发言时,他先是风趣幽默地讲述了自己年轻时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并以此为例对比祖国曾经和现在的变化。他由衷感叹,这几十年的变化犹如沧海桑田,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尤其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图5 詹希美教授发言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山医学院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蓬勃发展,作为教学督导的老教授们用心良苦,提出了他们对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的希冀。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只有青年教师们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地倾囊相授,青年学生们认真刻苦、脚踏实地地锐意进取,才能不断将中山医学院的金字招牌发扬光大,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中山医人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成长成才,谱写绚丽的青春华章。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院组织召开了这次座谈会,受到老同志的积极响应。座谈会上大家勇跃发言,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从老教授们的眼睛里,感受到了他们对中山医学院发展历程如数家珍和强烈的自豪感。老同志的发言对我们内心是一种洗礼,给我们的内心增加了活力,让我们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光荣的使命和崇高的担当。我们的事业是永续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努力奋斗、不断前行。我们要传承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继承中山医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中山医人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精神,在全面实现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稿件来源:离退休工作室,初审:谭勇,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吴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