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进行时 ——【精准医学专场】顺利举行
编者按:2021年12月6日,中山医学院建院155周年暨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在广州中山大学北校园隆重开幕。本届学术节从12月6日至12月13日,为期8天。围绕重点学科方向和学系平台布局,设有八大学系论坛、四大平台专场,鼓励热带病学与生物安全、脑科学、免疫学、干细胞、心血管药理、生物化学、生物信息与精准医学等研究领域交叉融合,同时,还设置了医学教育发展论坛、临床技能中心专场、实验动物科学论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研讨会,学风建设与国自然基金培训会,学报、党建及学生思政专题研讨。大会还将进行青年学者墙报和实验技术墙报的评比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精准医学专场】
2021年12月7日上午,作为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医学专场报告在北校园外宾接待室举行。中山大学科研院基地处副处长何伟玲,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周家国,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专职副主任陶亮、副主任高国全,生物医学样本库平台主任柯尊富,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主任谢志,中山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生物医学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毅,中心全体管理人员,生物医学样本库示范库负责人员,以及多个学院、附属医院师生代表等70余人参加报告会,线上790余人同步视频参会。会议由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办公室主任刘潇潇主持。

▲刘潇潇主任主持报告会

▲精准医学专场报告现场
何伟玲副处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几年来的建设成效,并强调中心是中山大学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融合、加强医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他表示,希望通过学术节的专场活动,中心进一步细化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为整合更多优质资源奠定基础,并以此推进我校医科“双一流”建设。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周家国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决定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依托中山医学院建设,体现了对医科大平台的高度重视,精准医学的内涵决定了中心建设的任务和中山医的发展目标,周家国副院长对医科大平台未来发挥的作用寄予了殷切期望,也表达了中山医学院对中心建设的支持和肯定。

▲何伟玲副处长、周家国副院长分别致辞
在专场报告环节,中心专职副主任陶亮教授从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建设现状和成效、十四五建设内容、推进计划等方面,详实、全面的介绍了精准医学科学中心的建设情况,展示了中心近年来在平台建设中取得的成果。随后,生物医学样本库平台主任柯尊富全面汇报了生物医学样本库建设历程,介绍了样本信息共享管理系统的功能;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主任谢志汇报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成效,详细介绍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应用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演示了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功能亮点;生物医学大数据教育部工程中心副主任周毅主持了医学数据标准化系统和隐私脱敏系统培训,强调了系统对支撑我校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和“数字化医生”培养起到的积极作用。各平台向我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展示了精准医学科学中心致力搭建的多个重要共享平台,推广了自主研发的应用系统的功能作用。

▲精准医学专场报告现场
精准医学专场报告首次纳入学术节整体活动,是中心积极服务科研,向学校和全校师生交出的一份全面的自身建设成果答卷。“五年磨一剑,共举兴医科”,中心将继续在学校和中山医学院的领导下,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逐步实现建设“中大库”“ 湾区库”“ 国家库”的目标,为中山大学医科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乃至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稿件来源: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初审:刘潇潇,审核:周家国,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