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进行时 ——【青年学者报告专场】

发布人:张晓红

2021年12月10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青年学者报告专场于北校园科技楼15楼博济厅举行。会议由我院第一位从专职研究队伍转聘教师系列的青年学者林园副教授主持。

▲青年学者报告专场合影

今年我院第一批从专职科研系列转聘教师系列的梁剑开副教授作了题为“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 acts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colorectal cancer”的报告,第二批转聘的乌日嘎副教授以“法医学生物检材溯源和精准身份识别”为主题介绍了在法医物证学的研究新进展。随后,来自曾园山教授团队的特聘研究员赖碧琴博士介绍了“Construction of a niche-specific spinal white matter-like tissue to promote directional axon regeneration and myelination for rat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的研究,张辉教授团队的特聘副研究员张译文博士介绍了“SARS-CoV-2病毒通过ORF8蛋白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颜光美教授团队的特聘副研究员蔡静博士以“Identification of the receptor of oncolytic virus M1 as a therapeutic predictor for multiple solid tumors”作了报告,项鹏教授团队的特聘副研究员张小然博士进行了“间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估与机制初探”分享。上述青年学者的精彩报告引起了满堂听众的共鸣,听众与青年学者们开展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会后不少青年学者驻足继续深入的交流。

▲青年学者报告专场现场

▲青年学者报告专场现场

青年学者是我院教学研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在学术节安排了青年学者专场和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等活动,积极打造青年学者的交流平台,希望让青年学者有更好的展示舞台,不仅让青年学者展现了个人的研究成果并营造出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也让青年学者得到更好锻炼,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与提高。

本次主持和参加学术报告的青年学者代表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5项,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项,其他省市级项目12项,合计科研经费约3000万,以第一/通讯(含共同)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成果达96篇次,作为主要完成人申请专利9项,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也展示了我院良好的学术气氛和自由的学术环境。

学校设置从专职研究人员转聘教师职位的渠道以来,我院已有7位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成功转聘为副教授。青年人才在校内或校外获得重要岗位并成为核心骨干的比例逐年提高,专职科研人员作为“人才蓄水池”的成效逐步凸显。“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我院迎来了发展新契机,为青年学者施展才华和实现科学追求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

 

(稿件来源:人事工作室,初审:张晓红,审核:李博,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