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第十四届粤港澳台医学生暑期夏令营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顺利启动
7月12日上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在北校园科技楼15楼博学厅举行第十四届粤港澳台医学生暑期夏令营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启动仪式。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古文力副处长、校团委林炜双副书记、组织部万海峰专职组织员,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张琪、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党委副书记陈琼珠、学院党政办与学工办老师,参与本次“夏令营”的高校领队老师澳门科技大学李煜老师、北京大学孔钦胜老师、南方医科大学彭桂敏老师、海南医学院罗喻超老师、西藏民族大学国园园老师以及“夏令营”全体学生营员6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启动仪式。线上参与观摩学习的各高校学生达300余人。启动仪式由陈琼珠副书记主持。


“夏令营”与“三下乡”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张琪书记首先致欢迎辞。她代表中山医学院对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兄弟院校的老师同学热情参与“夏令营”和“三下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学院从2009年开始积极搭建粤港澳地区与内地医学生文化交流平台,依托教育部项目支持的粤港澳台医学生暑期夏令营项目,每年围绕“爱心、文化、友谊”的主题,带领粤港澳台地区及内地高校的医学生们领略以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在粤东和粤北山区开展支教活动。该项目迄今已举办了十三届,参与高校学生达5500余人,已成为两岸四地医学生喜爱的学术文化品牌项目。今年的第十四“夏令营”活动具有新内容与新特点:一是对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了系统优化,增进青年学子对祖国的“三个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医学学术认同与人文情感认同;二是依托学院今年新获批的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增设了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内容。三是结合“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国家战略,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科研队伍参与学习“以蚊控蚊”生态防制蚊媒病的世界前沿科研技术,为下阶段将该技术应用于三水市南山镇社区蚊媒控制、打造“无蚊社区”做前期准备工作。

党委书记张琪致欢迎辞
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古文力副处长肯定了中山医学院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惠港惠澳,互学互鉴等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粤港澳夏令营已锻造成为中山大学对港澳师生交流的品牌项目,是两岸四地医学生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情感交流的纽带和平台,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交流机会,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在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的前提下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收获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学以致用,治病救人,彰显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大湾区与国家建设锻造本领,贡献力量。


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古文力副处长、校团委林炜双副书记发言
学校组织部万海峰专职组织员为参与夏令营的高校赠送了纪念品,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代表中山医学院为“夏令营”与“三下乡”项目指导老师颁发聘书,中山医学院张琪书记为本届夏令营授予营旗。启动仪式在领导、嘉宾和学生营员们的美好祝福与期许中落下帷幕。伴随着夏令营全体营员《把爱传出去》营歌温馨合唱,“夏令营”与“三下乡”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开启。

仪式中赠送纪念品、颁发聘书、授予营旗、演唱营歌
粤港澳医学生暑期联合夏令营是中山医学院精心打造的精品思政教育项目。本次第十四届粤港澳台医学生暑期联合夏令营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将继承过往成果与经验,精心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彩纷呈的医学人文课程、医学学术课程、历史文化课程,使同学们在快乐中参与,在体验中收获,在锻炼中成长,在笃行中享受喜悦。在骄阳似火、流光溢彩的七月,希冀两岸四地优秀学子一路芳华,传承爱心、传递文化、传达友谊。

第十四届粤港澳台医学生暑期夏令营全体营员及领导嘉宾合影
(稿件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初审:张晓红,审核:陈琼珠,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