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顺利召开

发布人:张晓红

20229月29日晚,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在中山大学顺利举行。会议由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邓凯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许长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中山大学教务部质量处处长张雁教授参加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多家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的负责老师共20余人出席本次会议。

参会嘉宾与部分虚拟教研室成员线上合影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以聚焦病毒学人才高质量多层次培养为目标,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助力建设完整的中国病毒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领域提供人才支撑。

在开幕式上,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许长江表示,全球疫情的发展为病毒学领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凸显了病毒学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重要意义。病毒学实验技术是病毒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希望教研室全力做好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的资源建设,支撑国家的病毒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还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一是紧跟病毒学学术前沿和科研技术发展,将相关实验技术更多引入到教学体系中;二是广泛联合其他高校,利用虚拟教研室这种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立教师共同体,形成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能够更多更广泛地支持地方院校。最后他表示,教育部会对重点领域建设提供更多的保障支持,预祝未来的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迅速壮大、茁壮成长。

教育部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许长江致辞

 

重点领域建设项目病毒学领域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代表专家工作组,对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成立和启动表示祝贺。他希望虚拟教研室按照教育部整体要求,加快启动相关工作,推动病毒学实验技术领域知识体系建设和新型教材编写,整合资源,打破局限,打造病毒学实验技术知识共同体,实现全国一盘棋,为国家病毒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

 

中山大学教务部质量处张雁处长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和致谢,并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做好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时,张雁表示中山大学将以此次获批重点领域虚拟教研室为契机,认真落实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要求,以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为牵引,加强跨专业、跨部院、跨学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协同开展课程教学、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改革等多元探索和实践,推动教学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提高病毒学领域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紧缺人才支撑

中山大学教务部质量处张雁致辞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祝贺虚拟教研室成立,表示学院将全面理解贯彻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政策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在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扎实推进,为病毒学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以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为契机,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资源共建等方面产出优秀教学成果,形成可借鉴的典型案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致辞

 

在虚拟教研室建设思路汇报环节,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邓凯教授从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建设目标与愿景、目前工作进展及未来工作计划等四个方面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整体情况,提出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平台建设的工作设想和思路。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邓凯教授汇报

 

在研讨环节,中山大学郭德银教授、苏州大学董春升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庄敏教授、广西医科大学梁浩教授、南开大学乔文涛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郭丽教授、武汉大学徐可教授分别发言,从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任务安排、知识图谱结构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工作模板规范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为虚拟教研室未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和建议。

会议最后,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邓凯教授进行了总结,感谢虚拟教研室各兄弟院校骨干教师的大力支持,并梳理了下一步主要工作任务。各参会教师一致表示,将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专业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创新方式,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和跨地区大团队,优化师资配置,为培养病毒学卓越人才提供新经验、新成果,以昂扬奋进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稿件来源: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初审:刘梦圆,审核:王淑,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