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进行时 ——【临床教学工作交流会】

发布人:张玉琦

 

       2022年11月27日,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隆重开幕。本届学术节从11月27日至12月3日,为期7天。主要围绕重点学科方向和学系平台布局,设有八大学系论坛、四大平台专场报告,热带病学与生物安全、脑科学、免疫学、干细胞、心血管药理、生物化学、生物信息与精准医学等研究领域交叉融合论坛,共同探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医学教育专场。此外,还有基础临床转化专场、党建专场、学风建设与国自然基金培训会、实验动物科学论坛、学报专场、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专场等讲座,以及沙龙、手绘解剖图作品展览等周边活动。本次学术节共有近30场讲座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大家献上一场学术饕餮盛宴。

       临床教学工作交流会

       2022年11月28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山医学院学术节医学教育专场——临床教学工作交流会在北校园科技楼博济厅顺利举办。本次会议以“夯实临床教学主阵地”为主题,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教学名师、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中山医学院院长匡铭教授、党委书记张琪教授,各附属医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中山医学院临床学科系主任及各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出席。会议由王淑珍副院长主持。

       

      匡铭院长首先介绍中山医学院医学教育改革情况,讲解了国内外医科同行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强调基础临床融合教学是第二代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医科人才培养一定需要医科学院和附属医院协同开展。匡院长还分享了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孙逸仙纪念医院教学科青永红科长、附属第三医院任杰副院长、中山眼科中心卓业鸿副主任、附属口腔医院林正梅副院长、附属第五医院肖非副院长先后分享各自医院临床教学的现状、经验与工作计划。孙逸仙纪念医院以常态教学质量建设为根本,强化质量意识不放松,严抓集体备课、八年制学位论文等工作,在疫情期间灵活采用多种形式保障线上线下教学平稳开展,并在儿科率先开展“叙事医学”试点教学改革。附属第三医院在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有方向、有能力、有热情,使临床教学成为教师感到光荣、受尊重的工作;推进临床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成立教学部,整合原教学科、研究生科、继教科、技能中心等部门;加快搭建5G智慧教学平台,助力医学人才培养。中山眼科中心紧密结合学时少但内容多、时间紧、要求高的眼科临床教学特点,邀请学校副书记余敏斌教授出席集体备课,将眼科临床见习做出特色;大力投入教学资源,为师生配置眼底检查模拟器、手术模拟器等高值教学设备;在疫情期间力争线上教学同质化,并在课后开展PDCA持续改进,加强师生互动。附属口腔医院积极搭建医工融合教学平台,信息化赋能口腔教学,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开设8门在线专业课程,点击量达一万六千人次;为学生开设自助式教学实验室,学生可自由预约学习。附属第五医院统筹教学资源,成立教育处,统筹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及技能中心管理,开展形式丰富的“大思政课”、学生征文等活动;医院邵晶晶老师获学校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

       

      王庭槐教授指出,各附属医院在临床教学上各有特色,在发扬中山医三基三严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希望医院之间能够进一步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及时总结成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中山医教学的影响力。

     

      匡铭院长作总结讲话,他希望各附属医院继续加强交流互鉴,通过临床教学将十家附属医院串联起来形成中山医合力,附属第一医院国际医学教育论坛、中山医学院学术节、附属第三医院全国住培大会等品牌活动应积极组织我校各医科单位共同参与,形成医教研一体发展的良好局面。匡院长还对提升线上临床教学质量工作做出了部署。

       

      会议最后举行了中山医学院临床学科系主任聘任仪式,王庭槐教授、匡铭院长向各学科系主任颁发了聘书与任务书。

 

(稿件来源:本科教学办公室郑龙飞、丁晓艺  排版:刘梦圆  初审:郑龙飞  审核:王淑珍  审定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