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 中山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召开春季学期工作会议

发布人:张玉琦

      木棉绽放,杏林花开,2022~23学年春季学期学院教学工作全面线下步入正轨。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于2月8日召开开学前专题会议部署教育教学工作,强调在确保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推动若干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各教研室、实验室的教师和教辅人员、管理人员均已提前返校,各司其职、紧锣密鼓地推进春季学期各项工作开展。

      新春伊始,中山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月15日上午在科技楼三楼标本馆学术厅举行春季学期工作会议。会议由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胡黎平主持,中心办公室及各实验教学功能室副主任和负责技术人员等13人参加了工作会议。全体参会人员集中学习了高松校长在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题为《高校要坚定不移担当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重任》的署名文章,深刻认识到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担负起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结合教学中心的工作任务,参会人员热烈讨论了教学技术人员在承担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定位与职责,同时也表明了坚决支持学校医科教学教育举措与创新改革的态度与决心。

      胡黎平副主任首先代表中心行政班子总结了寒假期间中心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各功能实验室按时保质完成了假期轮值工作与安全运行,有序完成春季学期的实验教学准备、准时提交了2022年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的执行情况材料及2023年教学经费预算与实验室建设专项材料等,医学标本馆接受了上级管理部门的巡查来访。胡主任重点表扬了人解实验室以姚伙生、钟光明等为主的技术人员,在广州地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克服种种困难,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奔波于广东省内各地收集捐献的大体标本。遗体捐献站伍慧勤老师热情、耐心地服务,也得到社会的认可,收到了真诚致谢的感谢信函。

 

      随后,各功能实验室副主任就各自承担的2023年春季学期实验教学任务,按照承担教学课程、教学对象与人数、课程安排及课程改革与调整、教学准备、存在问题与困难等方面,做了具体的汇报。中心本学期首次承担整合课程实验教学——八年制《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将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将在病原生物学与分子医学实验室分阶段交叉进行,要求技术人员提前摸索新的实验条件,并做好各项条件准备。分子医学方面,本学期同时承担八年制和五年制共七百多名学生的分子医学技能课程,教学体量巨大。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承担的相关课程已改革调整,本学期将分段承担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微生物、诊断学等多门课程,教学体量、保种工作增大。机能实验室因积极应对前期疫情影响,本学期将同时承担两轮大规模学生探索性实验教学。形态学实验室将承担五年制医科病理学课程600多人的教学,实验室安排从早至晚全覆盖。人解实验室本学期将承担在南校园开课的五年制医学生基础解剖学和北校园开课的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解剖学,并在开学周周末对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补课。临床技能中心教学同步承担多个附属医院同时轮转开课、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等任务。

      各实验室副主任汇报情况后,胡黎平副主任做了总结性发言,希望大家克服困难做好春季学期各项工作,及时与课程负责人、教学秘书做好教学沟通工作,同时重视教学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保证各项制度上墙,并做好开课前学生生物安全的指导引领工作。最后,胡主任特别提出集中心之合力,重视科普工作,做好医学标本馆科普讲师团队建设工作,努力提高我院科普基地在省级、国家级平台中的影响力。参会老师们纷纷表态积极支持中心工作,齐心协力落实教学任务,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高质工匠服务。

 

(稿件来源: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初审:潘爱华、郑龙飞,审核:王淑珍,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