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 | 2022年4月-2023年3月中山医学院已故教职工生平简介

发布人:张玉琦

又是一年人间四月,又是一年清明时节。在这个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重要时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收集和整理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院已故教职工的生平资料,于此缅怀和感恩这些曾为学院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逝者。

清明

2022年5月19日,我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罗鸿翔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罗鸿翔(1928-2022),1962年11月进入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技师,1983年8月任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管技师,1989年2月退休。罗鸿翔老师在职期间负责本(专)科班实验技术教学工作,承担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专业技术员培养任务,指导并协助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研究生完成实验技术任务等,他认真的工作态度,熟练的实操技术为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实验与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7月27日,我院药理学教研室陈克敏教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3岁。陈克敏(1939-2022),广东阳春人,1961年6月毕业于原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61年9月进入原中山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9月起任中山医学院教学中心实验室主任,在1997年9月至1999年10月期间出任中山医学院实验生理教研室主任。2002年6月退休。陈克敏教授一生致力于药理学的教育与研究,主编《实验生理科学教程》,由其组织和实践的“创建跨学院、多层次生理科学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第四届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陈克敏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爱岗敬业、诲人不倦,为学院药理学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12月1日,我院医学信息教研室徐国祥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7岁。徐国祥(1935-2022),1965年进入中山医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医用激光和激光医学的科研,1974年研制成功二氧化碳激光管和医用激光机。1981年5月任讲师,1988任副研究员,分别于1983年、1984年获广东省高教局,广东省卫生厅,广州市课程成果四等奖、三等奖和二等奖。1965年8月-1969年1月就职于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1984年4月-1987年9月任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激光研究室主任,为我院医学信息教研室早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2年12月15日,我院法医学系成建定教授因车祸在广东恩平不幸逝世,享年49岁。成建定(1973-2022),江西九江人。1996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11年12月起任法医学教授,历任中山医学院党委委员、法医学系副主任、法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法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成建定教授治学严谨,成就卓著,在心源性猝死、法医病理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同时为公检法系统培养法医学专业高素质人才400余人,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成建定教授致力于法医学的教育与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研任务,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著名期刊,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法医病理学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建设。

2022年12月19日,我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欧阳丽斯老师因病在广州市逝世,享年43岁。欧阳丽斯(1979-2022),1997年至2002年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入职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任助教。2012年6月获中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获聘专任教员,并担任教研室教学秘书。欧阳丽斯同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学习,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深受学生爱戴。在病重期间,仍然坚持给学生线上授课,坚守工作岗位到生命最后一刻。

2022年12月21日,我院原直属数学教研室陈灼权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陈灼权(1936-2022),1961年9月进入中山医学院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陈灼权老师熟悉高等数学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独立开设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学、工程数学、计算机Basic语言等课程,熟悉电子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陈灼权老师在职期间也产出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如发表在医学物理杂志“外科临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电子计算机诊疗系统”的研究论文等,1988年编著《运等学原理与应用》讲义,于中山医科大学校内出版,为我院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2022年12月26日,我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方国源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方国源(1934-2022),1955年9月至1960年9月在原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原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1988年起任微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直至1995年10月退休,期间为教研室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12月29日,我院实验动物中心谭成汉讲师因病在广州市逝世,享年84岁。谭成汉(1938-2022),1964年毕业于广州市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64年9月-1978年9月就职于中央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任助理技师,1978年9月任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讲师,1985年7月任中山医学院肿瘤学科讲师,1978年9月-1995年8月任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讲师,1995年9月-1998年10月任中山医科大学动物中心讲师,1998年11月25日退休。谭成汉老师就职期间进行疫苗的生产及科研相关工作,研制成功流行性腮腺炎鸡胚减毒活疫苗,还进行了EB病毒的研究工作,如EB 病毒转化淋巴细胞的研究,谭成汉老师科研的同时还致力于教学工作,如EB病毒相关课程及TD50滴定方法及其意义,为我院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2022年12月31日,我院医学英语教研室李嘉恩老师因病在佛山市逝世,享年91岁。李嘉恩(1931-2022),1947年8月-1948年1月就职于广州兴中小学任教师,1948年2月-1948年7月就职于四会丰善小学任教师,1949年2月-1949年7月就职于香港新界荃湾小学任教师,1949年11月-1949年12月就职于四会县第一中学任图书馆管理员,1955年8月任中山医学院外语教研室教师,1985年7月-1989年7月任中山医科大学外文学科讲师,1988年10月退休,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23年1月2日,我院直属化学教研室冯兴宝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3岁。冯兴宝(1939-2023),1959年8月-1963年6月任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技术员,1963年7月-1970年8月任中山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技术员,1970年9月任中山医学院药厂技师,1980年-1988年人中山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主管技师, 1997年6月退休,他工作勤恳踏实,认真负责、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2023年1月2日,我院医学英语教研室尹明常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尹明常(1930-2023),1944年1948年在湖北汉口普仁护士学校学习,1948年至1952年先后在汉口普爱医院、武昌武汉医学院附属医院及北大医院任护士。1952年2月至1955年8月在北京外语学院学习,1955年8月至1956年8月在湖南医学院外语教研室任俄语教师。1956年9月起在原中山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任讲师,1988年11月退休,尹明常老师为我院医学英语教研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023年1月3日,我院生理学教研室陈助华教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陈助华(1932-2023),1954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原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山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1991年7月任教授,1997年5月退休,陈助华老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一生坚持生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生理学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1月23日,我院医学信息学教研室龙美才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龙美才(1936-2023),1956年9月至1960年5月在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60年6月至1963年12月在中山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64年起在原中山医科大学数理教研室任职,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6年10月退休。龙美才老师潜心教学与科研,为医学信息学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2月6日,我院信息学教研室李永龙副教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9岁。李永龙(1943-2023),1968年毕业于原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68年至1970年在部队农场锻炼,1970年4月至1979年12月在连山县教育局任教师。1979年12月起在原中山医科大学物理教研室任职,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3年8月退休,期间为信息学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3月18日,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杜薇老师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杜薇(1937-2023),1953年担任寄生虫学教研室技师,1985年7月担任本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主管技师,熟练掌握寄生虫学专业技术技能,添置各种实验器材,建立大体标本陈列柜,收集和制作了大量质量较好的吸虫等寄生虫科学标本,为教研室首次开放教学实验以及教研室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翻过过去的这一页,徐徐春风吹起一曲追忆逝者的袅袅哀思,虽然他们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追思以往,感念于怀,我们将以他们为榜样、为信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忘初心,赓续优良,继续前行,将中山医学院“名医摇篮”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稿件来源:离退休工作室,初审:刘梦圆,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