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 我院赴三水祭拜陈心陶教授墓暨开展“同一健康,大美南山”科普活动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2023年3月30日,我院党委组织病原生安系教职工、研究生党支部、免疫微生物系教职工党支部、免疫微生物系第一、第二研究生党支部、外语教工党支部、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遗传生信系师生党支部等8大支部82人,赴陈心陶纪念地和初心学堂,开展清明节“缅怀先贤,传承精神”纪念活动暨“同一健康,大美南山”科普活动。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忠道教授,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邓凯教授,学院医学教学中心副主任、党委委员吕志跃教授,南山镇委党校、镇卫健办、镇宣文旅办、镇教育指导中心、六和小学以及学院师生350多人参加了科普活动。
缅怀先贤,坚定信念,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院师生一行赴陈心陶纪念地开展“清明”祭扫活动。拜谒仪式由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邓凯教授主持。邓凯教授感谢大家在清明来临之际,冒雨来到中山医的老前辈、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伟大科学家陈心陶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邓凯教授指出弘扬陈心陶教授胸怀祖国、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的召唤,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忠道教授致辞,吴忠道教授简述了陈心陶教授的生平,回顾了陈心陶教授求学、任教、领衔血吸虫病防治的光辉人生历程,称赞陈心陶教授是一位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是一位“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是中山医人的楷模。吴忠道教授指出,我们纪念陈教授,就是要感悟他的伟大情怀、学习他的崇高精神,见贤思齐、汲取前行力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优秀的人民教师,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家怀着对先贤的缅怀和崇敬之情,默哀一分钟,并依次列队向陈心陶墓鞠躬致敬。
高山仰止,丰碑永存,初心不改为人民
祭扫完毕,师生们一起走进广东省首座以血吸虫病防治为主题的纪念馆——初心学堂,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学院党委委员、医学教学中心副主任吕志跃教授为师生们导览参观。吕教授介绍了初心学堂的建立背景和意义,并结合自身从事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实践经历,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心陶教授深入疫区探究防治血吸虫病方法,三水人民参与血防运动,最终在党员群众的同心协力下消灭血吸虫病的历史故事。这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

吴忠道教授总结发言,勉励学院师生要深刻学习陈心陶教授身上展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国家目标和需求为导向,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心陶精神”,这是中山医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继承。

一、同一健康,大美南山,我为群众办实事
当天下午,我院科普南山行团队兵分四路走进南山的校园、社区、机关、村居,开展“同一健康 大美南山”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南山镇六和小学专场,由我院吴瑜、陈剑煌、袁慧杰、彭毅、何皑莉五位老师负责。在六和小学图书馆,学院副教授吴瑜以《携手共建无蚊社区》为题,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吴瑜老师以专业的知识,通俗的语言,讲述了蚊子的生活史、发育期各种形态、行为习惯,展示了中山大学蚊子工厂的前沿科学研究工作和如何构建无蚊社区的一系列措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吴瑜老师带到现场的活体蚊子幼虫、蛹和成蚊,让孩子们目睹了蚊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别是当看到水中摆动身姿的孑孓、受惊后飞快潜水的蚊蛹、蛹羽化为成蚊以及附在葡萄糖棉花团上吸食糖水的成蚊时,孩子们求知的兴趣更是达到顶峰,一双双眼睛闪着惊奇的星光。

陈剑煌老师进行了名为《病“虫”口入》的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科普讲座,他以2006年北京福寿螺事件作为引子,全篇科普幻灯片精美绝伦,创意十足,设计巧妙,动静结合,配合专业、典型的图片,图文并茂展示了人类口腹之欲以及猎奇心理导致寄生虫趁机侵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极大影响,将培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理念深深植入小朋友们心中。互动环节设计巧妙,奖品丰富,小朋友们争先恐后,气氛空前热烈。

在讲座结束后,众多学生蜂拥来到老师们周围,索要签名。这样的“追星”现场让人热血沸腾,崇尚科学,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科学和健康的种子。今天的一节科普课,也许会引导这些孩子在将来走上科学前沿的道路,这也是我院科普讲师团队坚持不懈,服务社会的初心。
二、南山镇党群服务中心专场 | 名医走近群众,梳理疑难杂症
在南山镇党群服务中心,学院遗传生信系党支部副书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医师蒋玮莹教授以《常见遗传疾病防治》为题,开展了一场暖心的健康科普讲座。蒋玮莹教授结合大量临床经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普及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染色体病、遗传性眼病、遗传性耳聋、唐氏综合征等各类遗传病的机理与临床表现。

在互动环节,蒋教授细心聆听群众的问题,悉心查体,耐心地答疑解惑,从治未病的角度指导群众如何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群众一扫愁容,个个洋溢着轻松笑脸,直言党群活动中心举办这样的讲座实在是太好了!能有名医走到身边,可以畅所欲言地咨询并得到耐心的解答,中山医的教授太棒了,中山医太棒了!
三、南山镇政府二楼会堂专场 | 教会一个技能,惠及千家万户
在南山镇政府二楼会堂,我院党委委员、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吕志跃教授致辞,吕教授表示很高兴再次来到三水,带领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党员群众来此开展科普活动,切实生动的传承“心陶精神”。随后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蓝秀健老师简短地向大家展示了中心党支部的精神内核和风采。

讲座开始,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标本馆的伍慧勤老师以《紧“急”情况,“救”在身边——常用应急救护技术》为题,开展了一场生动、活泼但又不失专业的健康科普讲座。通过图片案例,简要介绍了各类意外伤害的伤口处理、包扎止血、固定以及搬运急救方法。伍慧勤老师着重介绍普及气道异物梗阻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结合新闻报道和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先吸引学员们的注意力,王亚琼老师亲自做模特配合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操演练,激发了学员们空前的学习热情。在应急救援实操演练环节,20位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老师分组指导护航,来自南山镇八十多名机关干部踊跃参与演练,学员们摩拳擦掌,轮番上阵。到培训结束,大部分学员已经基本掌握了急救要领和手法,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收益良多,学到了急救技能,心里更有谱了,遇到紧急事件更有底气了!

四、南山镇初心学堂社区专场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无蚊社区”
在南山镇初心学堂社区,我院病原生安系郑小英教授、张东京副教授、广州市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严子锵主任医师等调研组一行来到初心学堂周边村庄,深入开展蚊媒本底调查、蚊媒采集与鉴定等相关工作,为南山镇建设“无蚊社区”提供实验数据支撑。调研组先后选取各村多处易生长蚊虫的水体进行仔细搜寻、探查,包括居民菜地、禽畜养殖处、下水道等,根据初心学堂周边村庄蚊媒分布情况制定蚊媒综合防制方案,切实解决蚊虫滋扰这个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是中山医学院与南山镇党建共建年度工作计划之一,接下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党建共建工作,切实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发挥陈心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铸魂育人作用,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党员心得体会
袁慧杰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
通过本次活动,我被陈心陶教授一生致力于寄生虫病方面的研究的科学家精神和克服万难,成功带领三水人民完成血防斗争的爱国爱民精神深深震撼!斯人已逝,但陈心陶教授的科研成果与学人风骨交相辉映,成为烛照后世的精神之光。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我也要时刻铭记心陶精神,不忘初心,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随后进行的“同一健康,大美南山”健康科普活动,现场同学们的积极活跃也令我深受感动,我想这就是我们坚持做科普的意义,通过向更年轻一代的科普和宣传,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陈剑煌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
吴瑜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专业而不乏味,文字易懂,图片精彩,视频生动,而且对待小孩子有耐心,亲切近人,充分诠释了中山大学教授应有的师德师风,专业,务实,博爱可见一斑。为孩子们做科普讲座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孩子身上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孩子们的素质决定了我们国家的发展高度,一堂好的科普课,能够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引导他们走上探索科学,发展科技的道路,在未来引领世界走到新的高度。这一颗颗种子将来能长出参天大树,就是我们最美好的憧憬。
(稿件来源:病原生安系教职工党支部,初审:刘梦圆,审核:王斌,审核发布: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