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暑期科研活动,制作补充教学标本

发布人: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为响应学校医学教务处提倡“三早”教学,积极开展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的号召,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利用暑假期间,开展暑期学生科研活动,以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并且通过活动补充人体标本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标本资源,以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的条件。
  在2012年医学教务处组织的学生暑期科研活动中,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共有2个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其中洪衍波老师负责《神经系统传导纤维束标本的制作与形态学观测》;徐达政老师负责《人体手部血管、神经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9名本科生参与了实验。科研活动以老师技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为主,实验操作与专题讲座结合的形式开展。在活动过程中,邀请了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主任初国良副教授作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关系》;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常务副主编徐杰教授作了《医学论文的撰写与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等专题讲座;洪衍波老师、徐达政老师也结合自己负责的课题向学生作了相应的专业知识讲解和实验技术指导。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目前学生正在根据实验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6篇。
  在完成预期科研项目的同时,两个小组的学生共制作了手部标本和神经纤维束标本36个,初步考评制作质量较好。其中考评为质量一般的标本有10件;质量良好的有11件;质量优秀并能够用于保存展示的标本有15件,所制作的标本全部可用于实验教学标本示教。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制作的标本是在标本素材并非完整(即废物利用)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果。
  本次活动是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结果,除了以上老师外,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姚伙生、钟光明、黎浩忠、陈治环、黄志松、杨秉其、朱光兰等老师都参与了此项活动的相关工作,在材料准备、实验操作、技术指导、清洁卫生、场地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徐达政供稿
                                              20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