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能实验室走向技能大赛
机能实验室给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一个提升勇气的机会,一个激发潜能的动力。
当初怀着一颗当教员的尝试的心情,和一点推销自己的想法,进了机能实验室。那种如愿以偿的窃喜无形之间给自己稍许压力。自发组织的培训夜以继日,从器械的规范使用,打结的技巧和动物基本操作,一步一步把我们从学生仔打造成合格的“老师”,教员。这是一个磨练,一个过程,任何一个医生更或是外科医生都必须经历类似的路程。所以,我们很幸运,在机能实验室提前见识了这座必经的桥梁,痛苦着我们的快乐。
能站在讲台上,首先需要自信与勇气,这些是背后不断地练习造就的。面对着那一双双眼睛,自己毫不犹豫得发挥,风采就是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我很享受那个过程。能把自己学到的,知道的那些皮毛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授给别人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技术。挑战是把那些皮毛解释到细微精致,让别人明白平时看是平常简单的背后原来有一种道理。技术是把细小的东西开展得有形有色,他人不会觉得在炫耀而在述说。
我记得有一个广告,是说药物的,吃了之后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我想说,在机能实验室的经历有这种奇效,从讲台上走下来的人,不论失败或成功,他都获得了有板有眼的自我肯定,像从军队走出来的士兵,挺直腰杆,因为他们都想展示着属于自己的形象。 “师兄,你在上面讲,我感觉你是一个有丰富阅历的人”,“你很幽默”,“你很严格”···我展现了自我,让更多的人认识我这个人,而不是认得我这副面孔。
动手能力需要不断锻炼,也需要天赋。天赋异禀的人没有锻炼也只会沦落,埋头苦干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成果。笨鸟先飞,只是先飞而已,如果不知道方向,只是乱飞。天赋也是需要开发的,那就是潜能。在我去机能实验室之前,我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能漂亮地做一个切口,做个缝合,打个漂亮的结。然而,我做到了。可能是那稍许的压力激励着自己吧。所以,我感激机能实验室,感谢老师,感谢和我并肩的同学们。
带着自信和一点自认为还不错的动手技术,我和我的队员来到了技能大赛。我们的目标就是第一,各项我们都要力求最好。病史询问与采集,那是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考验,两位优秀的队友用他们的睿智和细心征服了评委的挑剔。心肺复苏,急救必须,掌握了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救人一命,我们两位可爱的,反应灵敏的队友步步为营的完成了整套心肺复苏,我想模特假人有思想的话,他也会由衷佩服我的两位队友。外科基本操作,这是我们机能实验室的看家本领,果断毫无压力地摘下最高分。最后的体格检查,我不负众望,冷静而又有条不紊的完成。最终,成绩毫无疑问,冠军!
任何一种前进都需要铺垫和动力,如果说我在学习和学业的路上在前进,我想感谢曾经培养我的机能实验室。她让我展现自我,提升勇气,激发潜能。


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 07级 朱豪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