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寄生虫学教研室集体备课的体会

发布人: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在2008年10月~12月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寄生虫学教研室的9次集体备课会,深刻认识到该教研室对教学认真负责的精神由来已久。早在1992年,《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就被评为学校重点课程,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2003年又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04年再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我从备课会中体会到,重视教学是寄生虫学教研室的传统,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寄生虫学教研室一直坚持主要领导抓教学,并亲自参加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从而为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榜样。
  在第一次备课会上,吴忠道主任就向全体人员作了动员报告,首先要求所有参加教学的老师要全力以赴投入教学;第二强调了集体备课会的重要性;第三要求全体人员要按学校的规定,按时到达课室或实验室;并要求年轻教师和参加实验教学的研究生要认真备课,反复预讲,反复观察实验教学标本,直到指导教师认为满意……。
  每次备课会开始后,在何霭副主任的主持下,我们要总结上一次实验课的实施情况,讨论活体实验过程中是否按原计划顺利实施了,是否遇到困难或还需要有所改进……。例如,年轻教师或研究生在实验课中遇到学生提出的难于解答的问题或解答的不完善的问题,他们会在备课会上提出,请大家讨论并得出最佳答案;对实验过程中做得好的会在备课会上交流;对不足的地方尽快找出原因,明确责任人,进行改进。另外,我们要在备课会上提出下次实验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通过备课会使每个参加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增强了责任心,并丰富了相关知识,从而获得最好的实验效果。   
  国家级教学名师詹希美教授在备课会上强调的一件事,使我印象特别深,一直在鞭策和鼓励着我要认真做好每一项实验。詹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诫参加实验教学的全体人员,要爱护实验标本,他强调每张标本都浸透了实验人员的汗水,以肺吸虫标本为例,首先要去流行区采集感染肺吸虫囊蚴的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带回实验室分离囊蚴,再购置实验动物(家犬或家猫),把囊蚴经口喂给实验动物,虫体在实验动物体内至少需要3个月以后才能发育成熟,再解剖实验动物收集成虫和虫卵,然后将获取的标本进行固定、染色、制片、阴干后才能达到教学要求让学生观察。所以,我们要爱护每一张标本,把实验教学标本的损坏降低到最少。作为一名实验技术人员,听了詹教授的肺腑之言,我首先感到的是教师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尊重;随后想到的就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提高自己的实验技术水平,制作出更好的标本用于实验教学。
  两个多月的教学和9次备课会很快就结束了,我从中学到的不但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知识,还有教研室的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形中的奉献精神。

                                         

吴忠道主任在备课会上发言    

        
                                                          李美玉供稿
                                                                20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