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09级五年制及七年制医学各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进度表
中山大学2009级五年制及七年制医学各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进度表
上课地点:何母刘太实验楼二楼 上课时间:2011年2月21日~6月17日
周 次 时 间 |
实 验 内 容 |
六 2011. 3.28~4.1 |
1. 实验室规则 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示教) 3. 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示教) 4. 革兰染色法 (操作,每人一份) |
七 2011. 4.44.8 |
1. 细菌接种法(示教),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每人一份) 2. 溶菌酶试验 (操作,每组一份) 3. 吞噬作用 (结果示教) 4. 外毒素及抗毒素作用 (结果示教) |
九 2011. 4.18~4.22 |
1. 紫外线杀菌试验 (示教+操作,每组一份) 2. 高压蒸汽灭菌法、滤过除菌法(示教) 3. 噬菌体特异性溶菌作用 (示教+操作,每组一份) 4. 细菌接合实验 (操作,每组一份) 5. 细菌分布 (操作,每组一份) |
十 2011. 4.25-4.29 |
1. 药敏试验K-B法、E试验(示教),微量稀释法 (操作,每组一份) 2. 病例一讨论 3. 血标本肉汤增菌(操作,每组一份) 4. 链球菌菌落(示教),抗“O”实验(操作,每组一份) 5. 奈瑟菌镜下形态(示教) |
十二 2011. 5.9~5.13 |
1. 肉汤增菌结果血平板接种 (操作,每组一份) 2. 细菌代谢产物检查,数码鉴定 (示教) 3. 肠道杆菌在选择鉴别培养基的生长情况(示教) 4. 病例二讨论 5. 标本SS平板接种 (操作,每组一份) 6. 肥达试验 (结果示教) |
十三 2011. 5.16~5.20 |
1. 血标本鉴定:革兰染色,血浆凝固酶试验+触酶 (操作,每组一份) 2. 病例一总结 3. 双糖铁培养基接种 (操作,每组一份) 4. 白喉杆菌, 麻风、结核分支杆菌(示教镜)、结核菌落 5. 病例三讨论 6. 痰标本抗酸染色 (操作,每人一份) |
十四 2011. 5.23~5.27 |
1. 粪标本鉴定:玻片凝集试验 (操作,每组一份) 2. 病例二总结 3. 厌氧培养法,双层溶血环、“汹涌发酵” (示教) 4. 厌氧菌镜下形态(示教) 5. 螺旋体镜下、钩体暗视野(示教) 6. RPR试验(操作,每组二份) |
十五 2011. 5.30-6.3 |
1. 支原体菌落,衣原体包涵体,恙虫病立克次体观察(示教) 2. 真菌培养法、真菌菌落、菌丝 (示教) 3. 真菌皮屑试验 (操作,每组一份) 4. 病例四讨论 5. 新隐墨汁负染 (操作,每组二份) |
十六 2011. 6.6-6.10 |
1. 病毒包涵体观察 (示教) 2. 病毒CPE观察 (示教) 3. 病毒蚀斑实验 4. 流感病毒血凝试验(操作,每组一份)、血凝抑制试验(示教) 5. 病例五讨论 6. HIV感染初筛与确证试验 (结果示教) |
备注:预防专业各班9次实验课时间均为周三8~10节;
其余各班:前八周同理论课上课时间;第九周后为 (12~16班在周一;17~18班与口腔1~3班在周二;8~11班在周四;4~7班在周五) 8~10节
注:(2011-1-19发em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