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8月19日,我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吕芳丽教授作为中国商务部疟疾防治顾问技术援助项目专家,赴非洲执行商务部援圣多美和普利西比(圣普)第II期疟疾防治技术援助项目,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疟疾防治技术指导工作。
近日,我院收到新疆伽师县委组织部发来的感谢函,感谢学院在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对口援助伽师基层干部心理讲座活动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对我院张雪辉同志在此次对口援助活动中所开展的工作和付出的辛劳致以表扬。
2019年8月15日-17日,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在山东省烟台市滨州医学院举行。大赛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联合主办。大赛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展开,参赛队伍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36所院校,共有 100余项作品同场竞技。
2019 年8月2日-5日第九届形态学实验教学切片(玻片)大奖赛在桂林医学院举办。中山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代表在比赛中取得佳绩,其中,陈大堤老师的《人下颌下腺切片标本》和陈剑煌老师的《伯氏疟原虫薄血涂片玻片标本》分别荣获一等奖,陈少锐老师的《人下颌下腺切片标本》获得二等奖。
我院王庭槐教授参加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8月13日-16日,由中国生理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福建省生理学会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我院王庭槐教授出席此次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会上,围绕“生理学教材研讨与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主题,王庭槐教授及各位参编教授分别就《生理学》第9版教材的编写体会和教学过程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作专题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对生理学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我院王庭槐教授出席2019年高校基础医学教学研讨会及第十二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近日,2019年高校基础医学教学研讨会暨高校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主任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第十四次会议分别在桂林和成都召开,我院王庭槐教授应邀出席上述会议并作《新时代医学实验教学中医学生的智慧、能力培养——兼谈激越四段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
2019年8月12日-1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副总干事杨大助先生受邀访问中山大学,参加8月13日奚志勇教授团队成果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新闻发布会。8月12日下午,我校孙冬柏常务副校长会见杨大助副总干事,国际科技合作处王诗忠副处长、王为副处长和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参加了会见。
2019年8月13日,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和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亦称“蚊子工厂”)联合主办的“灭蚊黑科技,中国独角兽”高峰论坛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这是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奚志勇教授团队的“共生菌与射线相结合清除登革蚊媒种群”成果于7月1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上后召开的首次现场发布会。
2019年8月7日,以“国际视野与新时代人体寄生虫学教育”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安徽蚌埠召开。会议由蚌埠医学院承办,我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蚌埠医学院方强教授和中国CDC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周晓农所长担任本次会议共同主席,我院吕志跃教授与蚌埠医学院夏惠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2019年7月20日晚,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主办的台湾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项目——第七届“两岸医家”海峡两岸医学生学术交流营开营仪式在广州邮电大厦顺利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六所知名高校的65名医学生齐聚羊城,交两岸深情,续医家厚谊。中山大学校团委刘斌副书记、中山医学院副院长高国全教授、党委陈昌龄副书记、中山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刘健阳科长,台湾大学医学院总务处韦树仁处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分团委李振振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辅导员陶晶老师等嘉宾出席本次开营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