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物证学鉴定室
法医物证鉴定是法医学鉴定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任务是采用医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与案件有关的生物检材进行种属和个体特征的鉴定,为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亲缘关系确认、识别检材个体来源等问题提供科学证据。
法医物证鉴定的内容包括,对取自案发现场的生物检材和相关人员的生物检材进行种属、性别以及个体特征的分析;然后对这些检材的个体特征进行比对,从而达到个人认定、或确定是否具有亲权(或亲缘)关系等。
本鉴定室由我国当代著名的法医学家郭景元教授创建,进行法医物证鉴定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是一家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承接的案件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其中许多是具有重大影响或是疑难复杂案件。目前,本室每年受理涉及家庭纠纷、非婚生子女、户口申报、出生公证、怀疑超生、收养申报、抚养权纠纷、同胞、祖孙、认亲等亲缘鉴定以及对现场生物检材(包括血迹、毛发、指甲、骨骼、组织碎块、体液斑、混合斑迹、微量物证等)、交通事故微量痕迹的种属、确证试验和个体识别等案件1500余例。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动物(如牛)的亲权关系鉴定。也为医疗纠纷中怀疑调错标本(如病理切片、石蜡包埋组织等)的鉴定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这些案件的正确鉴定为惩治犯罪、维护我国社会和谐提供了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法律证据。
本鉴定室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法医物证鉴定的技术人员,现有鉴定、科研、教学人员1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名,技师4名;其中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具博士学历,6人具硕士学历。其中多人从业经验超过20年。
目前,本鉴定室具有国际上通用的DNA分型设备和技术,并按照ISO/IEC 17025的要求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法医物证鉴定室担负着教学、科研和检案任务。在鉴定中执行“鉴定科学,程序严格、质量保证”的工作方针。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DHPLC技术的法医学应用”、“人基质金属蛋白酶-II的表达与抗体制备检测月经血的研究”,教育部科研基金“动物的亲子鉴定”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这些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鉴定室的业务水平。